推薦文章
淺談德國雙元制職業教育模式(聶振華)
作者 : 聶振華
來源:《科技資訊》2014年第21期
摘 要:目前發達國家職業教育模式有以下幾種:澳大利亞“TAFE”模式、英國”以能力為基礎的訓練”模式、美國的”社區學院”模式、德國”雙元制”模式。在我們國家職業教育中,“雙元制”教育模式發展迅速,本文結合德國雙元制職業教育模式的特點對我們國家采用雙元制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雙元制 職業教育
所謂雙元制:指的是職業教育中學員以學徒身份在企業中接受相關實踐技能的培訓,又以學生的身份在職業學校接受與職業相關的專業理論和公共基礎課程學習。企業中的實踐與職業學校中理論學習相互結合,雙元制的主體是企業的實踐技能培訓,職業學校的理論教育是服務于企業技能培訓的。目前,經過三年半的培養過程來看,雙元制教育模式下的教學實踐考核過程都具有異于傳統教育之處,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和滿意度。
1 雙元制模式特點
1.1 企業作為重要參與者
這種教育模式的特別之處在于學校與企業之間的合作非常緊密,而且大部分教育學生的責任在企業而非學校。每個學生在入校選好專業之后即需要向企業提出申請,成為企業的實習生或者學徒。而企業則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需要,選擇某些專業的學生進行培訓。在學生的實習期間,企業要支付給學生實習期補貼和生活費,并且由經驗豐富的技工擔任實習生的指導教師。大型的德國企業,如西門子、梅賽德斯等等都設有專門的培訓中心和實訓車間,開設與專業相關的理論課和實踐課。各個企業會根據自己每年的實際情況向行業協會提出申請,上交招收實習生的招生計劃。得到允許后,會通過自己的官方網站、報紙或者電視等媒體發布本年的招生專業和具體人數。所有符合條件的職校學生都可以通過企業的官網提出申請,包括德國以外的歐盟學生,只要外語達到標準都可以申請。如果通過審核,即可成為該企業的實習生(學徒)。
1.2 嚴格的考評系統
雙元制模式下,學生畢業須通過兩類考試:一類是企業的技能考試,主要考核學生對企業培訓所傳授的技能和知識的掌握程度,由行業協會實施。另一類是職業學校的理論考試。主要考核學生掌握專業理論知識的程度,包括筆試和口試,有職業院校實施。學生通過考試后,獲得的證書也是兩類:一類是由行業協會頒發的通過相應職業培訓和結業的技能證書。另一類就是由職業學校頒發的畢業證書。
1.3 職業教育法完備
《職業教育法》規定,18歲以下的青年必須接受高中或職業教育,原則上未參加職業培訓就不允許就業,這樣就保證了勞動力水平的提高。德國聯邦政府相繼出臺了《職業教育法》《職業教育促進法》《實訓教師資格條例》《高等學校總綱法》《企業基本法》《培訓員資格條例》《青年勞動保護法》等。
1.4 市場需求決定專業設置
在德國,不論是職業院校的專業設置,還是職業院校的學習內容,均是經過嚴格的市場調查,以市場需求為導向而設置,注重與企業之間的協調互動,充分調動社會上的有利因素,促進職業教育本身的發展。
2 雙元制教學模式反思
目前我們國家正在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培養大量的技能型人才,教育部也出臺了政策,全國將有600多所高校轉向為職業教育,甚至部分211、981的高校部分專業也轉向職業教育,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有史以來,在我國,職業教育的地位都不如正規名牌大學,這種思想根深蒂固。但是在德國,從事制造業技術者同樣受到人們的尊重,反映在其經濟地位上,一般的技術工人工薪待遇和普通公務人員差距并不大,有些企業的技工工薪甚至超過學校教師(德國學校教師享受公務員待遇)。德國人普遍愿意接受職業教育,甚至高中考上大學的學生,有的也先到企業學習三年再讀大學。所以有必要改變社會對職業教育的認識,并不是職業教育不如名牌大學,而是培養的目標和方向不一樣,職業教育著眼于培養高技能應用型人才;普通高等教育著眼于理論、知識的創新,兩者對于社會的發展和進步不可或缺。
我國目前很多院校在專業的設置上都未經過詳細的市場調查,我國的職業教育以政府的規劃為導向,忽略市場和經濟發展的需求,忽略人才的培養是要輸送到企業中去,為社會的發展做貢獻這一最重要的一點,致使我國的職業教育發展滯后,畢業生求職難的現狀。
德國雙元制教育模式以企業為主,學生也是學徒,在學生的實習和實習期間,企業要支付給學生培訓補貼,這在德國是以立法的形式來確定的。結合我們國家的實際情況,如果一步到位有一定的難度,對于一些小型的企業,可能是沉重的負擔。目前一些高職學院采用訂單式的培養,學生和企業在學生入校后就簽訂合同,畢業后學生就到簽合同的企業上班,企業在學生讀書期間不需要付費用或者給予學生一定的補貼,這樣對企業來講,負擔不會過重,同時學生的就業也有保障。對于一些有實力的大型企業,可以完全采用雙元制的方式來培養,在學生的實習和實習期間,支付給學生實習期工資和生活費。
國家需要對職業教育加強立法,從法律的層面上來保障職業教育,使職業教育健康發展,為社會的發展提供大量的技能型人才。
在考核評價體制上,建立第三方評價機構(行業協會),通過第三方來對學生進行評價,這樣的評價體系更合理,同樣也是通過第三方機構會頒發相應的職業培訓和結業的技能證書。
(責任編輯:山西燃氣工程高級技工學校辦公室)